大洋航次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期刊资料>> 大洋航次

大洋26航次

发布日期: 2013-10-16 13:54:36

我国“大洋一号”科考船自2012年4月28日从三亚启航以来,历时244天,航程38030海里,在完成大洋26航次第6航段科考任务后于2012年12月27日返航青岛,来自国内外35家单位、186人参加了航次工作。

本航次在五个重点海区:西北印度洋、北大西洋、南大西洋、尼日利亚几内亚湾和西南印度洋我多金属硫化物勘探合同区开展了海底多金属硫化物、深海生物基因、深海环境和深海生物多样性等多项调查工作,共完成多波束测线约8454.7km,重力测线8241.4km,浅地层剖面8454.7km,ADCP测线8454.7km;完成电视抓斗取样56站,ROV探测取样3站,电视多管3站,重力柱8站,生物组合取样器6站,Biones拖网1站,获得多金属硫化物样品3586.05kg、岩石样品3458.4kg、沉积物样品5156.7kg,获得大量生物和基因样品;完成摄像测线27条,MAPR测线56条,Mets测线20条,化学原位传感器测线28条,LCTD测线14条,拖曳式资源综合探测系统测线8条36.5km,单道地震和磁力测线1717km,CTD42站。

1、新发现两处海底多金属硫化物热液区:在西北印度洋脊发现一处非活动海底热液区,这在国际上属首次;在北大西洋脊赤道北附近发现一处海底热液活动区。使我国发现的多金属硫化物海底热液区增加到35处;

2、在南大西洋开展了系统完整的生物调查,并利用无人缆控潜水器(ROV)观测到正在喷发的黑烟囱。对该区的热液生物群落组成有了较系统地了解,同时为生物基因、地质环境特征、生物群落研究和微生物分布等研究获取了大量样品和数据资料;

3、在南大西洋进行地质取样作业时利用电视抓斗成功获取1.2吨多金属硫化物,创造了我国单次多金属硫化物获取纪录;

4、在TAG热液区成功完成8条拖曳式资源综合探测系统测线作业,获得了大量数据资料,可以对我国自主研制的拖曳式资源综合探测系统的应用效果进行充分验证。获得了宝贵的南大西洋多金属硫化物矿藏资料,为我国今后在多金属硫化物热液区域的研究增加了重要的新技术手段;

5、在北大西洋由科考队独立成功应用无人缆控潜水器(ROV),标志着我国无人缆控潜水器应用走向成熟;

6、成功开展誉为“中尼两国海洋科技合作的开创性之旅”的中尼首次联合调查航次,在尼日利亚西部大陆边缘获得高精度地形地貌和地球物理场特征,使中非海洋科技领域合作进入新阶段。

本航次分别停靠塞浦路斯的利马索尔、巴西的福塔莱萨、里约热内卢、尼日利亚的拉各斯和南非的开普敦进行人员轮换和物资补给工作,特别是塞浦路斯和尼日利亚为首次停靠,通过船舶开放日、邀请使领馆、华人及当地有关部门人员参观等一系列活动,展示了我国大洋科考的风采,增进了友谊。

 

相关链接

  • 国家海洋局
  • 国际海底管理局
  • INTERNATIONAL SEABED AUTHORITY
Copyright 2011 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44873号-1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外大街1号 邮编:100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