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国内新闻动态

我的海洋梦——“海洋六号”科考队员梦想记

发布日期: 2013-11-11 10:17:10

怀揣梦想才更能勇敢前行。长年累月漂泊在大洋上,“海洋六号”的科考队员们,有着怎样的梦想——

梦想从来不是空中楼阁,而是基于对现实的清醒认识和深刻反思。作为我国目前最先进的远洋科考船,“海洋六号”不仅拥有着各种先进装备,还拥有一支专业、优秀的团队,团队中每一个成员,都有一个“海洋梦”,他们的梦想脚踏实地又灿烂辉煌。

 

打造更优良的海洋科考平台

任何海洋工作都离不开船舶。一艘先进的船舶能够搭载更多先进的设备,能够抵抗更大的风浪、航行更远的距离,为海洋工作提供更加优良的平台。遗憾的是,目前我国海洋科考平台建设还相对滞后。

“海洋六号”临时党委书记孙雁鸣指出,目前我国参与海洋科考的船舶普遍比较老旧。“以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为例,除了‘海洋六号’是一艘新船外,其他四艘调查船船龄都超过30年,设备老化,无法胜任更长距离的远洋科考任务,很多新型设备比如水下机器人、浅钻等没有支撑平台。”他说,此外,其他一些国内大洋科考主力船舶如“大洋一号”以及蛟龙号母船“向阳红09号”等,船龄也都超过30年。

“因此,加快新船的建造是实现海洋梦的首要前提。”孙雁鸣说,新的船舶不仅可以提供良好的工作平台,以适应更多先进的调查手段和设备,同时也能为工作人员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能够增强海上工作人员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这对于提升工作效率是非常有效的。

 

让大家在海上无后顾之忧

“希望未来能有一个良好的工作平台和无后顾之忧的保障体系,让大家能安心工作、快乐工作、健康工作!”这是孙雁鸣的海洋梦,也是他基于海洋科考工作现状得出的结论。

制约这个梦想的实现,除了船舶老旧外,人才流失严重是另一个重要因素。

以船员为例,孙雁鸣说,我国的科考船往往隶属于事业单位,在财务制度上不如企业灵活,无法按市场行情随时调整出海人员待遇,因此与货运公司相比,科考船同岗位人员待遇差别是比较大的,特别是高层人才,比如船长、轮机长等,导致人才流失严重。同时单位内部人员收入的“海陆差”也比较小,客观上也导致大家缺乏出海工作的积极性。

航段时间长,休整时间短,也影响着海洋科考工作的质量。

“现在的大洋科考任务每航段一般是40天,除掉靠泊休整的四五天,海上工作时间约为35天左右。生活上,蔬菜最多只能存放20来天,能够存放30多天的,只有大白菜、包心菜和冬瓜等少数几个品种。到航段后期,没有了蔬菜类食品,科考队员的身体健康受到一定程度的威胁,每到航段后期肠胃不适者明显增加就是例证。”对船上的每一个细节,孙雁鸣都非常了解,不仅如此,他还发现,在海上工作20多天后,人员就开始进入疲惫期,精神状态明显变差,中午起床吃饭者寥寥无几。“这样的状态对工作而言显然是不利的,不但效率下降,安全隐患也大增。”

孙雁鸣的观点和很多人不谋而合。首席科学家助理邓希光就提出,要建立机制,吸引更多科学家研究海洋、开发海洋。

基于此,孙雁鸣认为,海洋科考工作要得到长足发展,应加快人员的培养,在持续引进各专业人才的同时要加大对新进人员的培养力度;同时,提高出海人员的待遇,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待遇。

他特别强调,要加强海洋科考工作的人文关怀,让出海人员安心工作。“出海人员多数都是家庭的主心骨,单位应该加强与科考队员家属的联系,帮助她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孙雁鸣说,另一方面,还要继续加强船舶通信设施的升级改造,以方便出海人员与家人联系和接触新闻信息,“现在的通讯指挥系统就是良好的开端”。

 

研发更先进海洋科考技术装备

客观地看,我国海洋工作多年来始终在进步。“海洋六号”首席工程师助理柯胜边参加工作多年,他用亲身经历告诉记者,仅就技术装备而言,这些年就进步不小。“当年的取样手段,基本上只有无缆抓斗、拖曳式浅剖,评价精度很低。在测深、地形测量上,当年我们只有单波束万米测深仪,每次只能扫一条线,信号还时有时无,现在我们则有了多波束测深仪,不仅精度高,还能制作三维图形。”

但他坦言,目前我国海洋科考的很多技术装备仍处于低精度水平。“比如我们无法做到水下测距。”他说,“海底摄像能看到东西,但不能测定目标的真正坐标。”如果有一天,能够实现海底测距,就会很方便地再次寻找目标,更方便、准确、安全地获取样品,这对海洋工作来说意义深远。

对于我国海洋科考技术装备的现状,首席科学家刘方兰也颇为忧虑:“我们的海洋科考正从浅海走向深海,浅海科考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但是深海技术非常薄弱,研究程度不足。在海洋技术装备上,特别是高技术的装备,我们主要依赖国外设,价格昂贵,维修不便,这就极大地制约了我国海洋科考工作的发展。”

对此,6000米AUV项目组的李荣庆体会颇深:“潜龙一号”创下了我国自主研制6000米AUV水下无人无缆潜水器深海作业新纪录,但有成功就有不足,许多设备元器件都是从国外进口的,如浮力材料、长基线、光学探测等,我们应该加紧设备的研制开发,并应用到海洋事业中。  

常年在海上作业,刘方兰深知,海洋中蕴含着很多资源等待开发,但前提是要有先进的技术。那么该如何发展海洋技术?刘方兰认为,这应该兼顾两方面:一方面,要朝应用型方面发展,不能只搞研究和调查,而没有一点经济成效;一方面,科学研究要不断深入,能够和国际同行齐头并进。

很多年轻人也期盼着这种变革。田烈余说:“几十年的箱子、柱子虽不能扔,但要创新,发展新技术、新设备,海洋梦才能更好的实现。”

首席科学家助理邓希光则认为,要实现海洋强国,必须发展深海技术,建立海底观测站。

 

建立完善的海洋科考合作交流体制

海洋科考体制,是广大从事海洋地质工作的有识之士共同关注的问题。

“我搞了这么多年海洋地质,觉得我国的海洋科考在体制上存在的最大的问题,是资源共享机制不够顺畅,各单位对待成果资料的态度比较保守、封闭。”刘方兰说。

这有一定的历史背景。一方面,我国海洋科考工作起步相对较晚,要追赶上国际步伐,需要尽快完成大量工作;同时,海洋事业涉及众多学科,客观上需要多家单位的共同参与,各单位在业务上有所侧重,比如中国地质调查局偏重于基础海洋地质工作和矿产资源调查,海洋局则侧重于海洋环境调查与监测。“但不可否认,这些工作存在相互交叉的部分,在当前建设海洋强国的大背景下,各涉海单位需要加强交流,实现资源和成果资料的共享,避免科考资源浪费,共同推动海洋事业的发展,实现海洋强国。”刘方兰说。

因此,刘方兰期待着大合作。“海洋很大,必须用大智慧、大合作,才能把大海洋征服。个人的力量或者局部的力量太有限了。”他告诉记者,现在发达国家的一些海洋研究机构,在海洋科考成果、资料的共享方面,做的非常好,而我们还在一定程度上自缚手脚,必然极大地制约海洋事业的发展。

对于合作,6000米AUV项目主任设计师徐春晖也深有感触。他说:“作为AUV的参试人员,我感觉到,我们目前只是研制了一套可用的AUV设备,但是对于海洋调查的任务层面上了解的不多,希望今后能在任务层面上多沟通交流,研制出更有针对性的大洋调查AUV,使AUV能够在海洋调查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国家海洋局海洋二所的董彦辉博士也提出,开展海洋科考,需要多交流、重研究。

 

共同努力,实现我们的海洋梦

“海洋六号”有一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他们的海洋梦,浪漫、活泼、坚定、远大。

曹金亮:梦想还在天边,现实就在眼前,做好每一天,就离梦想近一点。

于立分:在我的职业生涯里,能随着我们的科考船乘风破浪,踏遍各大洋的每一片海域。

李阳:对于刚参加工作的我来说,梦想就从这蔚蓝的太平洋开始,扬起风帆,心随希望,乘风破浪,愿实现人生价值的同时能拥有幸福的家庭。

朱坤杰:做一只海鸥,翱翔于蓝天;做一条海豚,遨游于碧海;“海六”,驰骋于万里波涛,只为那一片碧海蓝天。

罗旭龙:波澜壮阔的海洋,令年轻的心儿神往;乘风逐浪,飞扬的脚步散发着我们热情的光芒;挥洒青春的汗水,我们收获了丰硕的希望。

李想:希望有一天在大洋的海底布满我们的“卫星”(长基线定位系统),让我们的深海潜器能够自由地遨游在大洋海底,不会迷失方向。

任江波:我们的海洋地质矿产事业起步比国外晚,但是今天我们投入的时间和资金世界领先,我们想要找到丰富的矿产资源,也要思考矿床成因机制,在这个在国内还算比较新兴的行业,国家有意向海洋方向投入,那我们就该找对适合自己的方向,一点、一点地向前走……

李柯良:与国内污染的环境、浮躁的人群相比,在大洋上我们能看到蓝蓝的天空、白白的云、清澈的水、欢快的海豚和鲸鱼,能呼吸干净的空气,享受几分说不出的自由。但愿我们能在合理开发的同时,尽可能的保护这难得的干净与自由!

于彦江:希望海洋地质人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享受到真正的权益,有良好的后方保障,让海洋地质人真心热爱海洋,甘于奉献海洋,早日实现海洋强国梦。

刘碧荣:付出拥有回报,真正改善出海人员的待遇!

任向文:一个国家的基石是国民,一个行业的基石是从业者,中国海洋事业的基石就是海洋人。海洋人的素质将决定中国海洋事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国际地位。而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只有高薪才可能凝聚高素质的人才。所以我梦想有一天,所有的海洋人能够过上体面地生活,不必再为生存问题而日夜担忧。到那时,中国梦,蓝蓝的梦,海洋强国之梦,将不仅仅只是个梦。

愿他们的“海洋梦”早日实现!(刘维)

相关链接

  • 国家海洋局
  • 国际海底管理局
  • INTERNATIONAL SEABED AUTHORITY
Copyright 2011 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44873号-1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外大街1号 邮编:100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