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大洋第30航次科考生活:记船舶心脏守护者轮机部

发布日期: 2014-01-27 11:25:39

1月10日 阴

舷窗外的海面上呈现冷峻的灰色,白哗哗的浪头均匀分布在海面上,发出巨大的声响。7级风、4米多浪,从南海到印度洋一路航行,这几天恐怕算是最差的海况了。就连平日里最稳的多波束浅剖实验室也不能幸免,摇晃得厉害。好在大洋第30航次第一航段作业全部完成。现在,我们在开往毛里求斯的途中。辛苦了几十天的队员们终于可以稍稍松口气了,但对于“大洋一号”船机舱工作人员来说,紧张的工作仍在继续。

在轮机长刘春锋的带领下,我和负责纪录片拍摄的杨帆来到位于船4层的机舱。门口“机舱重地”4个字赫然入眼,打开机舱门,剧烈的机器声轰鸣而来,机油味浓烈得使嗓子眼都要冒烟了,机舱温度更有40多摄氏度,让我们有点猝不及防。此时,值班机工杜景慧正拿着手电筒,对主机等机器进行例行检查。

“大洋一号”船轮机部共有11人,1名轮机长,大管、二管、三管各1名,还有1名机匠长、1名冷藏员和4名机工、1名电机员。据轮机长刘春峰介绍,机舱每天有4道班,每道班有两名人员共同值班。因为“大洋一号”船设备老化比较严重,对于值班人员来说,不仅工作量大,而且工作时间的不确定性也大。

“经常会遇到一些意料不到的情况,比如主机管线漏油、漏气等,但都在我们可控范围之内。”刘春锋说。除了保障船的动力和电的供应外,机舱另一个重要作用是保障动力定位设备处于正常状态。“动力定位设备控制元件比较多,又因为距离海面近,风浪大时震动比较厉害,平时就得着重对滤器、管路、螺旋桨进行维修保养。”

高噪音、高油气、高湿度……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工作,他们的听力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如果你和机舱人员说话,他们的说话声分贝明显高一些。另外,长期穿着防油、防静电、防尖锐物的工作鞋,也使得他们更容易得脚气。

轮机长刘春锋说,干一行爱一行,在船上待久了自然就产生感情了,如果哪天说下船,还真有些不舍。他们见证了每个航段不同队员的轮换,但他们依然坚守在这里。

相关链接

  • 国家海洋局
  • 国际海底管理局
  • INTERNATIONAL SEABED AUTHORITY
Copyright 2011 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44873号-1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外大街1号 邮编:100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