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海龙”号首次“漫步”西南印度洋多金属合同区

发布日期: 2014-02-17 14:49:15

中国海洋报讯(特派记者 路涛) 春节前后8天,我国首次在西南印度洋1万平方公里的多金属硫化物勘探合同区成功实施水下机器人——“海龙”号无人缆控潜水器作业。通过水下机器人的观测,中国大洋科考扩大了两个热液区硫化物的分布范围,了解到碳酸盐区的分布特征,这些精细资料将对我国在多金属硫化物勘探合同区的后续科考工作起到重要参考作用。

1月25日,在“大洋一号”船到达中国大洋第30航次第二航段作业区的前一天,“海龙”号进行了正式作业前的100米水下试验。1月27日、1月29日、1月31日、2月1日、2月2日水下机器人共进行了5次下水作业,其中4次取得成功。在本航段作业中,“海龙”号充分发挥调查精细的特性,为我国摸清多金属硫化物勘探合同区的硫化物情况提供了良好的设备保障。据悉,这也是“海龙”号在本航次首次进行与母船配合情况下的自动寻线跟踪模式作业。

在活动热液区的两次下潜中,“海龙”号不仅观测到了“黑烟囱”(注:海底富含硫化物的高温热液活动区,因热液喷出时形似黑烟而得名)、盲虾和鱼等热液区生物,还扩展了死亡“烟囱体”的分布范围。在非活动热液区,通过水下摄像和照相,了解到热液沉积的分布范围,观测到热液沉积的分布特征,为海底摄像资料的后续解读提供了参照。在最后一次作业中,“海龙”号除了观测到碳酸盐的“烟囱体”,而且还成功取出一管水样。据首席科学家陶春辉介绍,本次作业的高精度定位,实时精确控制观测、照相、取样等能力是常规调查手段难以达到的。

在本航段作业中,“海龙”号的机械手、取样器、温度计等曾在水下工作时出现异常。上海交通大学水下工程研究所水下机器人系统开发师吴超解释称,这可能与设备年头长、个别零部件不太好用有关,也可能与作业时长有关。本航段“海龙”号突破近底连续作业8小时的纪录,而以往水下机器人近底工作时间基本都在三四个小时左右。据悉,针对取样器和机器手出现的问题,设备组已制订多套调整方案。

相关链接

  • 国家海洋局
  • 国际海底管理局
  • INTERNATIONAL SEABED AUTHORITY
Copyright 2011 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44873号-1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外大街1号 邮编:100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