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国内新闻动态

“海洋六号”上的90后郭斌斌 直击工作实况

发布日期: 2014-07-23 11:51:25

当地时间7月18日6时30分,即将入水的温盐深测量仪(CTD)与往常有些不同。

后甲板上,携带着24个采水瓶的CTD静候“出发”。调查部CTD工作组的郭斌斌走上前来,将两个投放式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LADCP)固定在圆柱形的金属护栏上。奇怪的是一个探头(换能器)朝上安装在左上角,一个探头朝下安装在右下角,“这样安装只是一种尝试,主要为了让两个仪器可以互补,增加有效采样。”郭斌斌解释说。

CTD带着两个LADCP准备入水

CTD带着两个LADCP准备入水

看着CTD被A型吊机缓缓送入1400米海水中,郭斌斌聊起了他的想法。按照他的说法,之前的ADCP通常有船载式和锚定式两种,但船载式往往只能测到不超过300米深度的海水流速流向,锚定式通常是安装在锚系上测量某个特定海深的海流。而这次他尝试的投放式ADCP(LADCP),主要是探索测量从海面到CTD所能达到的海深之间的全剖面流速流向数据,比如马上要投放的这次就是要测量从海面到海深1400米处之间的海流资料。

“成功了!这是我第一次成功从LADCP中获取可用的海流结果。”当天晚上22点左右,记者见到郭斌斌的时候,他电脑屏幕上出现了红红绿绿的纵深数据。这是他在大洋上第5次尝试之后的成功,为此他整整花费了2个月时间。

郭斌斌在CTD上安装LADCP

郭斌斌在CTD上安装LADCP

话说“海洋六号”挑选的科考队员都是精挑细选过的业务骨干,大多数为硕士以上学历,而郭斌斌只是物理海洋专业本科毕业。2011年7月到广海局之后,老师傅带了他两个月熟悉CTD之后就退休了,从此他开启了自己的“钻研”之路。他的学习方式很特殊,除了向周围的同行请教,就是研习设备说明书和国内外相关文献,“有看不懂的就直接向文献作者请教,有的是国外作者就通过发邮件沟通,他们都是行家。”在一次次的期待中,他获得了一个个答案,攻破了一个个难题。一年半之后,他可以在CTD领域独当一面了,并于2013年5月被选派到“海洋六号”大洋科考队伍中。但他的探索与钻研始终没有停止,开始“进军”一个新领域:如何在CTD上成功应用LADCP,获取全剖面海流数据。依然凭着一份全英文说明书和惯用的文献研习法,他对LADCP从“两眼一抹黑”渐入门道。

今年4月,郭斌斌在南海负责验收了广海局引入的LADCP全新设备,但苦于当时的数据处理能力有限而并未成功提取出流速结果。之后,在“海洋六号”大洋科考的日子里,他工作之余集中力量学习处理LADCP数据,“邮件”依然是主要学习方式。一次次电子邮件里,他向专家、老师、同学请教,或请他们找其他人答疑解惑。滴水穿石,今晚成功的这一刻,不知道凝聚了他多少苦心,“目前浅海的应用算成功了,但深海的还得继续探索。”

跟郭斌斌交谈,很难察觉他是90后。记者平时的人际圈子里,也基本没有90后。来到80后、90后挑大梁的“海洋六号”上,本航段的6个90后都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郭斌斌是最典型的一个。从他们身上,记者对“海六精神”有了更深的体悟。

(特派记者 毛志红)

相关链接

  • 国家海洋局
  • 国际海底管理局
  • INTERNATIONAL SEABED AUTHORITY
Copyright 2011 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44873号-1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外大街1号 邮编:100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