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29日,中央电视台科学纪录片《深潜》播出发布会在北京太平洋海底世界举行。中央电视台副总编辑李挺、中国大洋协会办公室主任刘峰、纪录片《深潜》主创团队、北京石油学院附属小学的师生代表以及新闻媒体出席了发布会。
中央电视台副总编辑李挺致辞
中国大洋协会办公室主任刘峰致辞
由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联合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高岸视野文化传媒、澳大利亚海之光影视共同参与制作的三集科学纪录片《深潜》将作为开年纪录片,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CCTV10)首次播出。
大型科学纪录片《深潜》历时两年摄制完成,讲述了中国人科学探索西南印度洋底的故事。摄制组全程拍摄了中国大洋科考第35航次第二、三航段在西南印度洋龙旂作业区的科考活动,纪录了科学考察与极端天气、海况等恶劣条件的矛盾冲突;用镜头跟随科学家、潜航员一起,潜入西南印度洋,首次向观众展现潜伏在洋底近三千米深处的洋中脊热液区奇观。
科学纪录片《深潜》共三集,每集52分钟。创作者的追求是希望观众能够看到一段真实生动的洋底科学探险经历,由于种种条件局限,这样的科学探索过程很少被详细记录下来。同时创作者也希望该纪录片在讲述探索故事的同时,让观众接触奇妙的海洋知识,体验深海大洋的气势。
本片讲述了众多的人物故事,科学家、潜航员、潜航员学员等等,他们是未知世界的挑战者,影片表现了他们在探险过程中的经历,遭遇挫折的紧张,获得发现的喜悦。而该片最主要的角色是我国第一艘可工作型载人深潜器“蛟龙”号,围绕着它的下潜,故事渐次展开,故事的主场景是大自然最原始、壮观、神秘的部分——大洋以及洋底的陌生世界。
本片讲述了众多的人物故事,科学家、潜航员、潜航员学员等等,他们是未知世界的挑战者,影片表现了他们在探险过程中的经历,遭遇挫折的紧张,获得发现的喜悦。而该片最主要的角色是我国第一艘可工作型载人深潜器”蛟龙”号,围绕着它的下潜,故事渐次展开,故事的主场景是大自然最原始、壮观、神秘的部分——大洋以及洋底的陌生世界。
《深潜》的拍摄可以说是一次幸运之旅,摄制组记录下了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科考活动。这次西南印度洋深潜,标志着我国的“蛟龙”号从研制测试阶段最终转向实际应用阶段;中国大洋第35航次科考队在西南印度洋洋中脊所做的每一项科考活动,几乎都可以排到中国第一次的位置上,有些则是世界的第一次,比如在“龙旂”这样一个风暴频繁的地点下潜,就是世界首次。龙旂的名字来自《诗经》,因为该地点的发现者是中国科学家,所以被中国科学家命名。龙旂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洋底迷宫。这里有着大量黑烟弥漫的高温热液喷口,俗称黑烟囱,是世界上第一个在洋中脊超慢速扩张区发现的高温热液区,加上它地处印度洋南侧,沿洋中脊与太平洋和大西洋相连的地理位置,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必将成为国际海洋学研究的热点。纪录片中故事的矛盾焦点在于,刚刚成年的蛟龙要挑战那些载人深潜的老手都未曾去过的险地——西南印度洋洋中脊上地狱般的高温热液区,这些,都将在纪录片《深潜》的故事里呈现出来。
“蛟龙”号绝非仅仅为破深潜纪录而造,在未来的岁月里,各个领域的中外科学家们,将一批批乘坐它潜入大洋深处,他们的工作结果,将告诉我们更多关于洋底世界闻所未闻的故事。
本片除普通摄影外,还动用了深海摄像机、水下摄影、航拍、显微和放大摄影,这是一部能将真实的故事和知识融为一体,画面讲究,声音构成富于想象力,动用从水下到显微等各种手段拍摄,更是一部可看性较强的科学纪录片。
《深潜》纪录片总导演廖烨
《深潜》总导演廖烨讲述了这部纪录片历尽艰辛的创作过程,摄制组三次跟随中国大洋科考队远赴西北太平洋、西南印度洋拍摄,每一次在海上都要待四五十天,听上去是很有意思的经历,但实际上却困难重重,遭遇数次台风、航行线路更改,颠簸、晕船等等,摄制组究竟经历了什么?在拍摄过程中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事情也将呈现在纪录片中。科学纪录片《深潜》也被列入中宣部、国务院新闻办“纪录中国”传播工程首批项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梦”主题重点纪录片扶持项目,在拍摄制作过程中还得到了科学技术部、国家海洋局、中国大洋协会、国家深海基地、中科院三亚深海所、中船重工702所、上海科技馆等单位的大力支持。
节目播出时间:
CCTV—10
首播:2016年1月2日-1月4日21:57分
重播:次日1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