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国内新闻动态

蛟龙号首潜“大糦”发现巨大“黑烟囱”

发布日期: 2017-03-09 11:26:13

如果把比萨斜塔搬到“大糦”热液区,论气势恐怕比黑烟囱也要逊色几分。当地时间3月7日,蛟龙号首探“大糦”,在3000多米深的海底观察到数个高约20米、底部直径近8米的巨大烟囱体,有的造型倾斜成拱状。

  (采集到的盲虾样品)

  (机械手伸进盲虾群中采集样品)

  (西北印度洋“大糦”热液区发现的巨大“黑烟囱”群)

据悉,大糦热液区是以往中国大洋航次在西北印度洋卡尔斯伯格脊发现的最靠北的热液活动区。与卧蚕热液区主要分布在洋脊顶端不同,大糦热液区发育在洋脊鞍部位置,我国科学家在该热液区北部曾观测到多个正在喷发的活动烟囱群以及热液生物群落。

参加此次考察的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员王叶剑表示,相比卧蚕1号热液区,t的热液喷口较少、活动性较弱,看到的黑烟不多,但烟囱体体量庞大,同时存在规模较大的硫化物堆积体,高度可达30米,为烟囱倒塌后堆积而成。此次下潜还观察到了数量惊人的盲虾群。密密麻麻的盲虾层层覆盖在烟囱体上,仿佛争相畅饮热液喷口中流出的“琼浆玉液”。潜航员操作机械手,用可关闭式抓网捕捉到7只盲虾样品。

对随船科学家而言,“蛟龙”每次下潜归来,都是他们最兴奋也是最忙碌的时候。“海底热液区为高压、低温、高硫化氢的极端环境,一些热液微生物如厌氧菌到水面后会立即死亡,因此生物样品必须迅速处理。”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研究员邵宗泽介绍,此次捕获的盲虾与热液化能自养型微生物存在共生关系,微生物生活于盲虾鳃部,利用热液中的化学物质制造有机物,供给盲虾营养,基因层面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揭示两者的相互作用关系。

潜航员唐嘉陵留意到在大糦热液区存在许多拱形烟囱体。这些烟囱位于海山的半山腰上,呈旁逸斜出之势。“远远能够看到潜器上方有烟囱伸出,在大烟囱上还长有许多小烟囱。”唐嘉陵表示,海底热液区地形复杂,潜航员在航行中需要时刻注意规避热液喷口,防止潜器撞到障碍物。

航段首席科学家韩喜球告诉《中国海洋报》记者,根据大糦热液区的活动情况和烟囱体外壁氧化情况,初步判断其喷发时间可能早于卧蚕1号热液区,但已经不处于活动最剧烈的阶段。在本潜次获取的4件硫化物烟囱体样品和约30公斤块状硫化物样品中,存在新的矿化现象,如矿化玄武岩和蛋白石,这是在卧蚕热液区从未发现的。

据介绍,科学家通过对比不同热液区热液喷口的活动情况和烟囱体规模大小,可以了解局地热液喷口之间的变迁及其与地质构造的关联。

本次下潜还取得了短柱状热液沉积物插管1管,近底热液羽状流水体样品16升。这是蛟龙号在大洋38航次的第4次下潜(总第126潜次),最大下潜深度3517米,海底作业时间6小时7分钟。(中国海洋报 王自堃)

相关链接

  • 国家海洋局
  • 国际海底管理局
  • INTERNATIONAL SEABED AUTHORITY
Copyright 2011 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44873号-1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外大街1号 邮编:100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