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国内新闻动态

“蛟龙”深潜团队是怎样炼成的

发布日期: 2017-04-11 14:04:34

近日,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蛟龙号载人深潜团队”荣获共青团中央授予的“全国青年文明号”集体荣誉称号。

蛟龙号载人深潜团队按照国家海洋局的部署和要求,在试验性应用阶段(中国大洋31航次、35航次、37航次、38航次)科考任务中,继承和发扬“严谨求实、团结协作、拼搏奉献、勇攀高峰”的载人深潜精神,累计完成80潜次下潜任务,下潜作业地点覆盖了中国南海、太平洋海山区和深渊区、印度洋热液区等多个不同区域,取得了丰硕的科考成果。

图为技术人员在操作A型架

蛟龙号载人深潜团队包括潜航员和技术保障人员等多种岗位。一名合格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驾驶员,需要掌握方方面面的知识——机械、液压、电路、声学,必须懂得潜器的故障排查与日常维护,掌握各种应急措施;

一名合格的潜器本体负责人,要与水下作业人员保持联络,时刻关注潜器工作状态,面对突发情况必须沉着冷静,远程配合潜航员规避风险;

一名合格的水面支持系统负责人,需要同时兼顾A型架、轨道车、声学电缆绞车等各项操作环节,在潜器布放回收现场指挥若定、临事决断,确保潜器安全。

这三个重要岗位,犹如为“蛟龙”保驾护航的三驾马车,缺一不可。大洋38航次第一航段中,6名实习潜航员依次担任主驾驶并顺利完成下潜,潜航员傅文韬、唐嘉陵走上潜器本体负责人的实习岗位,水面支持系统的实习指挥员李德威沉着稳健……蛟龙团队的新生代正在深潜一线迅速成长。

新手上路——主驾蛟龙号顺利通过海底“路考”

一股黑烟“扑面而来”,视线瞬间受阻。坐在主观察窗前的赵晟娅轻推操纵杆,控制潜器边后退边上浮,成功绕开浓烟封锁。

西北印度洋卧蚕热液区,地形崎岖多变,“烟囱”鳞次栉比,黑烟喷发旺盛。刚刚“新手上路”的实习潜航员赵晟娅,在第131潜次第一次担任主驾驶,全神贯注于眼前的复杂“路况”。她既要保证潜器安全行驶,还要适时在热液烟囱附近“靠边停车”,帮助科学家顺利采样。

每隔三五分钟,赵晟娅就将注意力从眼前的观察窗挪开,留意避碰声呐上的实时数据,这些数字反映了蛟龙号与两侧、底部烟囱体之间的距离。

“避碰声呐是人眼的延伸。”蛟龙号老“司机”、潜航员傅文韬告诉记者,潜器主驾驶要具备避碰观察能力。避碰声呐相当于蛟龙号的倒车雷达,可以有效防止“撞车”。

发现一处适合作业的热液喷口后,赵晟娅操纵潜器准备近前搭靠。距离搭靠点四五米时,赵晟娅减速航行,利用惯性让潜器底部支架轻轻落在斜坡上。此时,机械手的长度刚好可以够到位于上方的热液口。

傅文韬称赞赵晟娅“驾驶技术扎实”。他说,主驾驶实践性很强,要想掌控潜器的运动趋势和安全距离,需要培养一定的“车感”。获得“车感”没有捷径可走,只有抓住每一次深潜机会,大胆操作、细心体会。

本航段,6名实习潜航员轮流担任主驾驶,接受“实际路面”考试。虽然他们都曾作为副驾驶参加过在西南印度洋龙旂热液区的下潜,但在西北印度洋烟囱林立的热液区担任主驾驶,还是经受了不小的考验。

第128潜次主驾驶、实习潜航员陈云赛在下潜前,仔细观看了一段18分钟的视频,那是上一个潜次蛟龙号在作业点采样的情况。3000米深处的海流变化出人意料,机械手被水流裹挟,数次尝试,都无法将采样器插回采样篮中的固定套筒。停顿了几十秒,潜航员经过思考,再次扭动机械手肘部和腕部关节,将采样器提至一个合适角度,下放,才成功实现回收。

陈云赛介绍,青岛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潜水器试验水池的底部布放着许多假鱼、假石,供潜航员练习用机械手抓取样品,同时在陆上也有一个机械手模拟装置可供训练操作。然而,水池就如同驾校里的练车场,无法模拟真实路况的复杂环境,只有到了大洋之底,才能感受到机械手取样的不易。

第128潜次中,蛟龙号完成任务抛载上浮。途中,陈云赛忽然发现采样篮里生物箱的盖子被海流冲开了。他用机械手去关闭,但碍于篮中的样品阻挡,几次都没有成功。一旁的傅文韬支招,不妨“曲线救国”,机械手先从采样篮里抓起一截烟囱,再趁势往旁边一挪,借力将箱盖闭合。

作为老潜航员,除了将操作技术倾囊相授,傅文韬和唐嘉陵还帮助实习潜航员调节心态与情绪。热液取样操作中,难度最大的当属测量热液口流体温度。“热液喷口的直径非常小,通常只有十几厘米。”唐嘉陵介绍,潜航员一方面要保持机械手姿态,使高温探针精确插入热液喷口并静置数分钟,另一方面还要拿捏好潜器与热液喷口之间的距离,以防“蛟龙”外壳被摄氏几百度的高温流体灼伤。“机械手反复操作和精确控制的时间一长,潜航员很容易产生焦躁情绪。”傅文韬说,这个时候就要求潜航员学会情绪控制,保持思路清楚,不急躁盲动。

本航段,实习潜航员刘晓辉、张奕担任主驾驶时分别遇到了接地值和机械手故障,两个人都能够沉着冷静地排查故障,体现出了潜航员特有的职业素养和心理素质。

现场指挥部认为,我国自主选拔培养的第二批潜航员历经3年培训,本航段首次作为主驾驶开展下潜作业并圆满完成任务,已具备独立操控潜水器的能力,这对我国未来潜航员队伍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

前沿指挥——确保安全的“第二双眼睛”

3月23日,本航段最后一个潜次(总第133潜次)。上午9时,距离“向阳红09”船两海里左右的海面上,忽然出现了一艘渔船。由于本次调查区域靠近海盗多发区,船长朱进党命驾驶室密切关注该船动向。

12时左右,船艉方向出现了几只浮球,正在声学监控室值班、首次担任潜器本体负责人的唐嘉陵迅速将这一情况报告给驾驶室。据朱进党判断,这应该是刚才那艘渔船布下的深海渔网。

两小时后,浮球仍在水面漂浮。唐嘉陵与水下人员沟通,确认作业任务已告一段落,为保证人员、设备安全,避免发生被渔网缠绕的情况,经指挥部批准,蛟龙号于14时28分提前抛载返航。

当潜器上浮至距水面2000米时,唐嘉陵布置提前回收声学吊阵,并用水声电话与下潜人员保持联络,避免渔网缠绕声学吊阵造成设备损失。

图为技术人员在起吊潜水器。

慎之又慎,是为了“走得更远”。16时38分,潜器安全回收至甲板。

以往大洋航次调查中,我国科研人员曾在西北印度洋“天休”热液区布放过沉积物捕获器,该装置依靠锚系结构固定在海底。大洋38航次科考队在本航段回收了沉积物捕获器,但锚系水泥块和一条25米长的缆绳留在了海底,这为潜器近底航行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现场指挥部多次讨论这一问题,认为蛟龙号如果遭到缆绳缠绕,尚不具备自行摆脱的能力。

因此,避开锚系区域就成为了保障潜次安全的重中之重。现场指挥部邀请陆上专家计算出了缆绳可能的悬浮范围,将之划定为航行禁区。每次下潜,潜器本体负责人就充当蛟龙号的第二双眼睛,时刻关注其航行轨迹,在必要时提醒潜航员注意远离锚系区域。

水面支持——牵一发而动全身

船上人都说,本航段遇到了自海试以来前所未有的好海况。浮云几许、海天一线,为潜水器的安全布放、回收创造了有利条件。

但对水面支持系统实习指挥员李德威来说,“蛟龙”的每一次布放、回收,并不轻松。

水面支持系统由三部分组成,A型架、轨道车、声学电缆绞车。每部分都有一个专门的操作手负责,指挥员则负责掌控整体节奏,协调各岗位配合。

轨道车将蛟龙号推出,运送至A型架下方,主吊缆下放,起吊蛟龙号,A型架向着海面伸展铁臂,护送“蛟龙”入水,随后声学电缆绞车启动,完成声学吊阵布放。整个过程涉及十几个岗位,要想做到潜水器起吊落架衔接有序、动作平稳,绝非一日之功。

做了3年A型架操作手的李德威深知个中滋味。35航次时,蛟龙号在西南印度洋热液区执行下潜任务,当时海况不佳,回收“蛟龙”时,一根笼头缆在涌浪巨大的剪切力作用下被生生扯断。

仅剩一根笼头缆与主吊缆拖曳着潜器,“是继续起吊还是等待备用缆?”此时,水面支持系统指挥员就是操作手的主心骨。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李德威操作笼头缆单缆调整潜器姿态,同时慢慢提升主吊缆,硬是把潜器回收的时间窗口抢了回来,最终将“蛟龙”安全吊回甲板。

A型架的遥控面板挂于操作手胸前,上面排列着十来个红红绿绿的按钮——有收放主吊缆的,有输送笼头缆的,有控制A架升降的。“作业时绝对禁止无关人员和操作手说话。”李德威介绍,操作手容不得一丝一毫的分神,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只要一个细节出现问题,就会影响整个布放回收过程。

航段中,实习潜航员杨一帆与齐海滨轮流担任了布放回收部门长,技术保障人员修可顺和刘鸿祥第一次担任A型架操作手,第一次出海的水面支持部门人员沈鹏、刘坤参与了主吊缆挂解和声学电缆绞车的操作,均出色完成了既定任务,水面支持系统人员的相互配合日趋成熟。

走上水面支持系统实习指挥员的岗位后,李德威还要兼顾与母船驾驶室、蛙人团队之间的协作。船速不能过慢,否则潜器受船艉涡流影响,有撞船之忧;船速太快,笼头缆无法承受巨大的拉力;主吊缆下放过长,蛙人不易摘解缆……水面支持、母船、蛙人,这三者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决定着布放回收的成与败。

现场总指挥于洪军用“沉着冷静、过程流畅”8个字评价本航段水面支持部门的表现。目前蛟龙号布放速度保持在15分钟左右,效率较从前提高了一倍,为下潜作业赢得了更多宝贵时间。

(中国海洋报记者王自堃)

相关链接

  • 国家海洋局
  • 国际海底管理局
  • INTERNATIONAL SEABED AUTHORITY
Copyright 2011 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44873号-1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外大街1号 邮编:100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