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动态>>

“蛟龙”号9潜南海 “探矿”“科研”大显身手

发布日期:2017-05-15 08:47:26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和96名参航人员13日抵达深圳,顺利完成中国大洋38航次第二航段科学考察。自4月9日从三亚起航,本航段航行2219海里,“蛟龙”号9潜南海,“探矿”“科研”大显身手。

圈定1000米级多金属结核采矿试验目标靶区

“本航段利用‘蛟龙’号高清摄像和精准取样等特有技术手段,对南海3个拟定选矿区域的结核、结壳分布情况进行了探寻,初步掌握了采矿试验拟调查区的多金属结核分布特征,锁定了A区、C区可作为采矿试验预选区的主要区域。”本航段现场指挥部总指挥邬长斌说。

多金属结核是深海蕴藏的一种重要矿产资源。“蛟龙”号为南海多金属结核采矿试验选址进行了5次下潜,初步掌握了南海拟定调查区结核资源的分布状况和资源潜力,为我国下一步开展采矿试验奠定了基础。

与此同时,本航段获取的海洋地质、海洋化学及物理海洋等多专业海洋环境数据,为后续开展1000米级多金属结核采矿试验海洋环境影响评价提供了技术数据支撑。

“蛟龙”号使出“绝招”助力科研

“两次在南海中部的珍贝海山下潜,是我国首次沿南海海山剖面自下而上进行的系统观察,获得了珍贵的玄武岩、沉积物、近底海水和生物样品。其中,玄武岩样品为研究新生代南海海山的形成时代和演化提供了基础。”本航段首席科学家石学法说。

“蛟龙”号两次在南海北部下潜探索浊流沉积,则利用近底测深侧扫、高清摄像和精准取样等“蛟龙”号特有技术手段,获取了南海北部台湾峡谷现代浊流直接的地貌和沉积证据,丰富了对本地区峡谷浊流的科学认识。

“蛟龙”号在海洋生物学及生态学方面也大显身手,采集了丰富的生物、近底海水等样品,并拍摄了大量珍贵视频和照片资料。

邬长斌说,本航段“蛟龙”号总体技术稳定、各系统设备性能可靠,较好地完成了作业任务目标,验证了潜水器业务化运行应用能力。

第二批潜航员已具备转为初级潜航员资格

记者在本航段作业现场看到,第二批6名实习潜航员全面参与了9次下潜,完成了第二轮独立主驾驶操作。最后一个潜次中,实习潜航员齐海滨和陈云赛作为主、副驾驶,在复杂的海山区完成下潜作业。

“这是我们首次作为实习潜航员驾驶‘蛟龙’号下潜。作为主驾驶,和以前作为副驾驶或者在资深潜航员指导下的主驾驶作业都不一样,需要承担潜水器在水下的设备安全、航行安全以及完成作业任务。这次作业过程比较顺利,积累了更多驾驶经验。”齐海滨说。

邬长斌表示,6名实习潜航员驾驶“蛟龙”号顺利完成既定下潜作业任务,熟练使用机械手抓取沉积物、岩石及生物样品,取得了丰硕的科考成果。按照相关要求,已具备转为初级潜航员资格。

本航段结束后,“蛟龙”号计划将于本月16日赴雅浦海沟和马里亚纳海沟,执行第三航段科考任务。(新华社 刘诗平/翟思颖)

相关链接

Copyright 2011 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4487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270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外大街1号 邮编:100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