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动态>>

中国大洋45航次科考综述:连创多个勘查首次

发布日期:2017-11-20 14:29:42

11月18日,历时130天,航程1.5万多海里,圆满完成中国大洋45航次科考任务的“向阳红03”船返回厦门,战风斗浪、奋勇拼搏,先后在西太平洋海山区、东太平洋中国大洋协会多金属结核勘探合同区和中东太平洋深海区域开展多学科综合精细化调查,获取了丰富的资源环境数据、现场分析测试资料和实物样品。



成果:连创多个勘察首次

大洋45航次首席科学家林辉告诉记者,本航次科考调查具有作业站位多、空间跨度大、调查时间长、科考装备新等特点。科考队采用多学科立体观测与实验手段,融合船舶调查与潜标长期观测的优势,共开展了三个航段的综合科学调查,取得多项突破和成果。

以海山生物多样性调查为重点,获取多种西太平洋海山海洋生物的实物和影像资料,为提升对海山在物种进化与扩散中作用的科学认知,推动西太平洋海山生态系统保护与环境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在东太平洋多金属结核勘探合同区及邻域,开展了大量环境基线调查,为参与东太平洋克拉里昂·克利珀顿区环境管理计划、履行国际海域环境保护义务提供支撑。

我国首次在中东太平洋开展多要素大尺度海洋生物多样性和环境调查,为深化对中东太平洋生物多样性地理分布及其对全球变化响应的认识,以及公海保护区选区提供基础资料。

我国首次利用深海微生物原位培养等手段,在西太平洋海山区和东太平洋多金属结合区开展深海特殊功能微生物类群的富集培养与功能验证实验,推进深海微生物研究海底实验平台建设,定向获取特殊功能的深海微生物及其基因资源。

首次在西太平洋中部和中东太平洋区域开展海洋放射性调查,掌握多种核素分布特征,进一步评估福岛核泄漏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有利于完善西太平洋海洋放射性环境监测预警体系。

我国首次在西太平洋海山布放了综合生态深水锚系潜标,有助于获取大洋深层海洋生态环境长期变化资料,为开展大洋深层海洋环境和海洋生物多样性对上层海洋环境变化响应研究提供技术支撑。

科技:高技术装备齐上阵

在“向阳红03”船后甲板上,有一套顶端安装着16个橘色浮球的方型科考设备,格外引人瞩目。这个名为自返式水下影像和取样系统的设备,最大工作水深6000米,装置上的高清照相机和摄像机可长时间记录海底生物生活状况,下方的诱捕笼则用来获取样品。

来自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的何雪宝说,该设备在本航次共完成9次布放和回收,获得了丰富的影响资料和实物样品。这是该设备首次在“向阳红03”船上使用,为开展深海环境研究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向阳红03”船上还有一种高度集成的海底作业平台——6000米集成化光学拖体。该拖体装载了高清摄像机、照相机、高度计、姿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激光标尺等设备,是名副其实的海底“千里眼”,可以直观地了解深达数千米的海底世界。

记者在现场采访时间注意到,调查作业过程中,该拖体在钢缆的带动下始终贴近海底1米~3米“潜行”,并实时采集、传输和记录相关数据回传至实验室。在东太平洋多金属结核资源勘探合同区作业期间,科考队利用该集成化光学拖体完成了3条共计156公里的深海测线摄像照相作业,为开展合同区源勘探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与此同时,本航次科考队首次在东太平洋大洋协会多金属结核勘探合同区开展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水下滑翔机测试和海上试验,实现对深海大洋海洋生态环境的组网观测,为立体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提供硬件保障。

“大量新型科考装备的亮相,不仅丰富了调查手段,也进一步增强了大洋科考的精度和深度。”林辉说。

保障:服务科考安全第一

中国大洋45航次时间长、任务重、作业海域海况复杂。调查作业期间,看似温顺的太平洋时常显露出其“凶险”的一面,狂风掀起巨浪汹涌而来,“向阳红03”船在涌浪中起伏不定、左右摇摆。

130天的航程,频繁袭扰的台风、极端恶劣的海况给船舶航行和科考作业带来了严重不利影响。第一航段科考调查过程中,台风“奥鹿”“玫瑰”接连影响作业海域。

“在海洋三所航次应急保障指挥中心指导下,我们按照船舶防台风预案,积极做好安全检查核船载设备的保障工作,科学研判台风路径,及时调整作业站位顺序和航速,部署增派抗台风值班人员,坚持抗击台风与安全作业同步进行,最大限度保证了作业区科考任务的完成。”“向阳红03”船船长刘旸说。

9月初,第二航段各项科考作业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但就在此时,多管取样器却故障频发,多次作业设备均提前触发释放,导致取样器无法从海底获取样品。轮机部联合实验室反复商讨试验,决定在取样器上加装阻尼器,防止设备提前触发释放。经过改进的多管取样器,一次性取样成功。困扰科考队多时的大难题得到彻底解决。

“向阳红03”船艉红色的A型架上有这样一行大字——“服务科考安全第一”。出海三分险,要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

刘旸说,从举行消防演习、逃生演习,到日常巡视检查、设备维护保养,“向阳红03”船甲板部、轮机部和实验室全体船员一丝不苟兢兢业业,为航次任务的圆满完成做出了积极贡献。

统计显示,为帮助科考队在预定工作站位开展高精度水下作业,本航次共开启动力定位系统时长835.1小时约35天,是“向阳红03”船历次科考中使用动力定位系统最多、安全使用时间最长的一次。

“本航次是‘向阳红03’船首次执行大洋科学调查任务。作为我国自主设计、自主建造,具备国际先进水平的科学考察船,通过航次任务的实施,进一步验证了船载技术装备和后勤保障水平,具备了开展高难度、大强度、远洋深海科考的能力,并为承担大洋科考任务提供了宝贵经验。”刘旸说。

奋战:鼓足干劲全力拼搏

10月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大会堂隆重开幕。正在中东太平洋开展调查作业的“向阳红03”船五楼报告厅内气氛热烈,掌声不断。科考队通过网络图文直播,认真收看大会开幕盛况,聆听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

大洋45航次临时党委书记黄浩说,十九大报告中“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决策部署,为海洋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临时党委第一时间按照中央部署和国家海洋局党组要求,结合大洋科考实际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学报告,明使命。科考队员们纷纷表示,党的十九大提出了许多新观点、新举措,具有强大的指导性。对于大洋调查一线的海洋工作者而言,就是要把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到实际工作中,鼓足干劲、奋勇拼搏,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助力祖国深海大洋事业发展。

“上党课,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也是‘向阳红03’船上的固定活动。”黄浩说,大洋45航次临时党委严格按照航次思想政治工作预案,紧紧围绕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广泛开展了政治、思想、保密、纪律等教育活动,把科考队员和船员的思想行动统一起来,有效增强了大家的凝聚力、向心力,责任感、使命感。

9月10日,一场关于海鸟海兽的知识竞赛在“向阳红03”船拉开帷幕,队员们热情高涨、踊跃抢答。在艰苦紧张的科考作业间隙,科考队还举办了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中秋晚会、乒乓球比赛、知识竞答……这些独具特色的活动,既丰富了大洋作业单调枯燥的生活,又鼓舞了大家拼搏进取的士气。(兰圣伟)


相关链接

Copyright 2011 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4487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270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外大街1号 邮编:100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