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动态>>

这十年,我们这样走过

发布日期:2022-10-17 09:02:01

一张张生态文明建设美丽图景的照片、一个个自主研发深海探测仪器的实物模型、一段段展现我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视频……在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在北京展览馆开幕,在十年浓缩时光的流淌中,年轮镌刻下新时代自然资源事业发展的印记。

image.png

“扎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不断完善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的体制机制,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等制度框架基本形成。”这十年,自然资源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image.png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奋斗历程,由一代代中华儿女共同缔造;绿色发展的故事,正在新时代中华大地上生动演绎。

十年坚持,为美丽中国描绘底色

浙江安吉余村,一个因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而改变命运的山村。不少观众在主题成就展中安吉余村的图片前驻足拍照,被这个村庄从“卖石头”到“卖风景”的蝶变故事而深深吸引。

在“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特色场景展区,观众纷纷与“森林王者”合影留念,记录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

image.png

不断变好的生态是岁月的见证,讲述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十年来,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其中一位,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成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其中一条,绿色成为新发展理念其中一大理念,昭示的是新时代的中国对自然、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鲜明态度。

政贵有恒,治须有常。如何将理念转化为行动,靠的是制度的力量。

在中央展区,人们纷纷驻足“多规合一”展板前观摩学习,深味制度变革带来的欢欣鼓舞。告别“九龙治水”,我国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空间规划,融合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实现“多规合一”,全国统一、权责清晰、科学高效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总体形成。

image.png

十年来,我国生态文明保护体制改革成效显著。扎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不断完善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的体制机制,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等制度框架基本形成。

十年来,我国自然资源保护利用法律体系不断完善。修改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制定生物安全法、湿地保护法、黑土地保护法、长江保护法,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image.png

短短十年,时光倏忽。理念变了,思路新了,山川面貌焕然一新,不断完善的制度,为美丽中国绘出清晰的绿色底色。

十年笃行,为高质量发展夯基垒台

在黑龙江展区,一片丰收在望的“稻田”映入眼帘,金黄饱满的稻穗弯下了腰,参观者们情不自禁俯身闻着稻香。这是中华大粮仓丰收的缩影,更象征着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的使命担当。

image.png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14亿人赖以生存的基础和保障,是我们最宝贵的资源。

“要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耕地保护要求要非常明确,18亿亩耕地必须实至名归,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

在中央展区,习近平总书记对粮食安全的话语时刻警醒着我们:今天对每一寸耕地的“严防死守”,都是为了明天饭碗的充盈。

image.png

坚持底线思维,自然资源部严格保护耕地,有力保障资源供给,有效支撑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坚持并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格划定并守住了18亿亩耕地保护红线,夯实国家粮食安全基础。

走进河北展区,雄安新区容东片区塔吊林立,一栋栋建筑拔地而起,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这座未来之城,正日新月异拔节生长。走进江西展区,红色土地正上演着绿色变革。

image.png

为确保经济高质量发展,确保重大项目落地,自然资源部不断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有力有序保障用地供给,有效支撑区域协调发展、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城镇住宅、公园绿地、公共服务设施等用地大幅度增长,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走进山西展区,“能源山西”集中展现了加快推进能源革命的“成绩单”。2021年,面对全球能源供应紧张形势,山西全力做好16个省区市煤炭保供工作,圆满完成国家下达的保供任务。

十年来,为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我国组织实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形成了一批重要矿产资源战略接续区,主要矿产保有资源量普遍增长,石油、天然气新发现23个亿吨级大油田和28个千亿方级大气田,非油气矿产新形成32处资源基地,切实增强我国战略性矿产资源保障能力。

随着各项政策协同发力,粮食、能源资源等重要物资保供稳价有力有效,我国经济基本盘进一步稳固。

十年奋斗,为未来中国筑梦飞翔

在“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上,“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模型是最吸引观众目光的展品之一。这台重约36吨的大国重器,可载3人,在万米海底连续作业6小时以上。

image.png

从“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再到“奋斗者”号,我国深海装备日新月异的变化,见证了我国从无到有、建设海洋强国历史长卷的生动历程。

十年来,我国海洋科技创新进一步加快。我国在轨运行的海洋卫星已经达到了10颗,海洋卫星星座正式建成。以“蛟龙”号、“奋斗”号潜水器为代表的海洋探测运载作业已经实现了质的飞跃,“雪龙2”号破冰船填补了我国在极地考察重大装备领域的空白,在海洋强国建设中不断立下新功。

image.png

在室外展区,“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沙盘以铜浮雕形式展示了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主体工程线路及重要节点工程。这样一项世纪工程的背后,凝结着测绘地理信息的力量。

为全力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送,更好地造福沿线人民,测绘地理信息全方位助力南水北调建设,不仅提供高精度的高程成果,还建设时空信息平台,将工程信息、实时运行信息、基础空间信息、遥感及无人机实景信息等浓缩进“一张图”,为业务和决策提供全面数据支撑。

image.png

十年来,我国基础测绘能力显著提升,地理信息服务领域不断拓展,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发展。测绘地理信息成果有力支撑了经济普查、国土调查、污染源普查、人口普查等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有力推动了政府治理数字化改革。基于地理位置、导航定位的空间数据服务,有力促进了现代物流、自动驾驶、共享经济等新产业快速发展,为核实灾情、精准组织救援提供及时、可靠的地理位置,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上至九天银河,下至万尺深蓝,生态绿色让人身心愉悦,粮食安全让人无比心安。”一位观众在时光隧道的最后发出了感慨。“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迈着无比坚定的步伐勇往直前,新时代自然资源力量将深深地融汇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徐徐铺展的历史画卷上。

image.png

(记者:焦思颖)

相关链接

Copyright 2011 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4487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270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外大街1号 邮编:100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