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国内新闻动态

中石油最大铺管船“圆梦”印度洋

发布日期: 2014-04-22 13:46:53

据张庆善介绍,萨曼加登陆段全长1950米,因特殊的地质环境被列为管道全线难度最大的控制性工程。管道局项目部组织技术人员多次现场踏勘,大胆创新探索,采用“陆地开沟引水浮拖管线”的方法,从2013年11月22日打火开焊,仅仅用了一个月时间,管线一次性顺利浮拖入海,成为国际管道建设史上屈指可数的海洋工程经典案例。

“在靠近松戈松戈岛附近海域,存在大量的硬质礁灰岩,且呈阶梯状、分散状分部,为海底管道施工造成了巨大困难。”管道局海洋公司驻坦桑项目部总工荣世伦告诉记者,为满足铺管船航行需求、保证管线弹性敷设顺利登岛,项目部提前开挖水下硬质障碍物,并采取岸拖法施工方案,以实现海底管线的贯通。

管道敷设与并行的松葛斯管线最近处不足200米,而松葛斯管线又是目前往达累斯萨拉姆发电厂的唯一气源。CPP601铺管船船东经理甄宏昌说,“为避免铺管船锚泊及其他配合船舶对松葛斯管线造成损坏,我们采取了设置浮漂、抛锚后全程监控以及制订突发情况下应急处理预案等多项措施,特别是抛锚方案在得到业主、监理公司和松葛斯三方认可后才开始施工,从而保证了管道建设的顺利推进。”

在管道建设者看来,坦桑海底管道施工的最大难点是对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甄宏昌告诉记者,“经潜水员水下探摸,整个管线共遇到5处活珊瑚礁群,我们采取调整管线线路,绕行总长度超过2公里,为此多增加投资约45万美元。”

据了解,经过管道建设者们几个月的艰苦努力和付出,坦桑海底管道施工中的“难点”最终都变成了“亮点”,CPP601铺管船铺设进度不断加快,并创下日铺管线778米的最高纪录。3月30日,海上正常铺设作业完工;4月7日,松戈松戈岛岸拖作业告罄,这为最后一道工序———海上连头的实施奠定了基础。

打破欧美垄断:国际海工市场“黑马”

进入4月中旬以来,CPP601铺管船所在的海域遭遇连续多日的大风天气,海浪高达2 .5米,伸展在船舷外的管线受风浪影响一直处于晃动状态,这给海上连头带来了较大困难。

“铺管船组织工程技术人员经过四天的反复研究和论证,制定应对措施——预制四个钢结构垫块挂在船舷,用倒链、吊带和垫块共同配合,将管线固定,以减少风浪造成的管线晃动;同时,还专门制作了用以进行海上连头的外对口器,以降低施工难度和安全风险。”项目经理张庆善说,充足的准备工作完成后,工程管理人员密切监控天气预报,并结合海管施工经验合理选择战机,最终确定4月14日至15日为最佳组对时间。

4月14日中午,潜水员检查6台舷吊挂钩情况,一切正常。下午14时,按照既定的起吊步骤开始起吊两段管线,紧接着,切除封堵、打磨坡口。晚上18:50,组对及焊接人员与6台舷吊操作手密切配合,打火开焊。夜里23:20,焊接工作全部结束。4月15日凌晨3:20,NDT检验师正式宣布焊口通过审核。在经过喷砂、防腐、注脂、质量检验等一系列工序后,管线在工程总监的指挥下平稳安放到海床上。这标志着坦桑尼亚天然气管道项目海洋工程提前告捷。

据了解,长期以来,在国际海洋管道施工领域,一直是欧美人占据主导地位,从项目业主到管理承包方(PMC)都对欧美国家工程公司认可度较高,而对中国企业的海底管道施工能力存在质疑。中石油管道局局长助理葛月光说,CPP601铺管船在坦桑尼亚海底管道工程中的卓越表现,向世界证明了中石油管道局海洋工程建设的技术实力。

“CPP(中石油管道局)真的是一支特别棒的队伍,他们在海洋管道工程中的表现竟也如此出色。”坦桑天然气管道项目的工程监理公司沃利帕森斯(WorleyParsons)的驻船现场监理卡斯罗·大卫(KasloDavie)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赞叹说“他们在工程建设中重视安全、保证质量,特别是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以及采取的有效措施,给我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印象。”

作为驻扎在管道项目现场的业主代表,坦桑尼亚石油开发公司(TPDC)的A ristides katto说:“通过坦桑海底管道工程,CPP证明了自己。”他表示,近年来的勘探表明,坦桑尼亚东部印度洋海域有着较丰富的油气资源,海洋管道建设工程潜力巨大。他希望在未来仍会有与中国石油管道建设者合作的机会。

   上一页   1   2  


相关链接

  • 国家海洋局
  • 国际海底管理局
  • INTERNATIONAL SEABED AUTHORITY
Copyright 2011 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44873号-1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外大街1号 邮编:100860